程硯秋的雅量
時間: 2020-07-10 欄目: 讀者文摘
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程硯秋先生虛懷若谷,喜歡聽取別人對他的批評意見。他成名以后,有的行家和聽眾對他的低回婉轉的唱腔,持有不同的看法。
1927年刊行的《霜杰集》是一本評論程派藝術的集子。由程派知音、合作人金悔廬先生編輯。這本書的前半冊是贊揚程派藝術的詩詞、對聯,后半冊則是報刊上對程派藝術的評論文章。有些文章贊揚了程派藝術深沉、含蓄、韻味雋永的藝術個性,特別對他的革新精神表示贊賞;但另有一些文章則持批評態度,有的還顯得頗為尖銳。如《中華報》的萍生、《新聞報》的蘇小卿等人所寫的文章便是如此。他們把程腔獨特的發音稱之為“剛半音”或“慢音”,甚至說它是“亂國之音”。又如凌霄漢閣評論說:“不愁無好聽之腔,而老派之高境絕響,大可慮也。”言下之意,由于程腔的流行,深感京劇傳統唱腔高亢激越,剛直響亮的特色將要失去,不禁流露出惋惜之意。程硯秋對這些批評文章并不排斥,反而一律收入書中。他的目的很明顯,就是要讓京劇行家和觀眾,看到不同意見后進行分析比較,然后能看到程派藝術的成就和不足。
程硯秋大師的這種雅量,不但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,放到現今也是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