丘成桐不拿薪水
丘成桐先生是享譽世界的著名數學家,也是繼陳省身先生后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,更是第一位獲得被稱為“數學界諾貝爾獎”的菲爾茲獎的華人,一生獲獎無數,被譽為數學界的“凱撒大帝”。
1981年,32歲的丘成桐獲得了美國數學會的維布倫幾何獎,一舉成名。此后,丘成桐又獲得麥克阿瑟獎等重要獎項,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,擔任哈佛大學講座教授,一時間風光無限,成為數學界一顆耀眼的明星。
在海外獲得無數榮耀的同時,丘成桐并沒有忘記自己的故鄉。雖然出生于廣東省汕頭市,但丘成桐從小就隨父母去了香港,后來又去美國求學多年,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有增無減。雖然不能馬上回國,但自己總能為祖國做點什么吧?
于是,從1984年起,丘成桐開始招收來自中國的博士研究生,要為祖國培養微積分幾何領域的人才。阻力與困難自然是不可避免的,但丘成桐的極力“抗爭”還是占了上風。事實證明,丘成桐是對的。1996年,丘成桐的學生田剛也獲得了維布倫獎。
隨著時機的不斷成熟,丘成桐開始琢磨回國創辦數學研究所,助力祖國的數學研究工作。從1993年的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算起,丘成桐已經創辦了北京晨興數學中心、浙江大學數學科學中心、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研究中心等四所研究基地,并擔任主任一職。
一切看起來十分順利,但丘成桐美籍華人的身份還是招致了不少流言蜚語。回國撈金賺錢、享受發展紅利等言論,鋪天蓋地地席卷而來。
借著媒體的鏡頭,丘成桐公開了令眾人吃驚的事實——原來,丘成桐從始至終從來沒有拿過一分錢的薪水。不僅如此,為了解決經費與師資不足的問題,丘成桐不斷奔走、輾轉各地,竭力籌措資金,同時出臺了不少的人才培養與引進計劃,僅清華大學數學研究中心就招募了100多名海內外優秀教師與科研人員。
丘成桐聲稱:我只是一個普通老師,只想為中國的數學高等教育認認真真、踏踏實實做點事情,只要對中國數學有貢獻就行了。
《師說》中道:師者,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。如此看來,丘成桐先生的一言一行、所作所為,大概就是這句話的生動寫照吧。
- 上一篇:張碧晨:夢想的世界春暖花開
- 下一篇:降央卓瑪赤腳登臺